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10节 (第2/7页)
发现,有一张答卷的最后几页回答的居然不是考题,而是陈述了自己这些年来留恋烟花柳巷导致身体亏空,年逾不惑却只得一子;后沉迷市井赌坊,花光了自己积攒的银子和妻子的嫁妆。 可自己不思进取,一味让妻子找娘家要钱,来贴补他们生活。 妻子为了孩子读书,倒也豁下脸去,频频找兄弟父母借钱。 如今,孩子十二岁,在二月初参加了县试,不料天寒地冻,孩子考出来后便发起高烧。这时家里已无多少余钱。为了给孩子治病,妻子又去亲兄弟姐妹家里挨个跪着求借钱——可她此前已经借过数回,每每都是借钱时满口答应说不日即还,后来还钱时总不见人影。即便是亲兄弟姐妹,借得次数多了,也难以再借到钱。妻子好不容易借来了药钱,可当时他自己恰好把会试的报名费等赌输了,便拿了孩子的救命钱前来参加会试。 如今,孩子故去,妻子也投河,自己心中惭愧,书此信一封。 后来,考官们去此考生家中打听。 果然如他答卷中所述,一切属实。只是有一点比较奇怪——按理说孩子几时故去,妻子几时投河都在他来京城之后,可他居然能在此答卷上写清时间,当真让人难以置信,细思恐极。 故事到这里就算结束,也没讲那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 当时何似飞看完这个并没有什么感觉,顺手就翻到了下一篇,但现在这个情况,倒是跟那话本巧妙的吻合了。 甚至在何似飞刚想到这里的时候,大雨自天际倾泻而下,不消片刻就在房顶上汇聚成一绺一绺的,再顺着瓦砾边缘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滴下。 不消片刻,这‘短线珠’就成了一条条水流,迅疾流下,在地面上砸出一个个小凹。 何似飞原本感觉只是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