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路_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12节 (第1/7页)

    不过,相比于考生们觉得这是考官大人对自己的一些友好的暗示,老师笔记里的意思则是,那是考官们觉得只是出题已经展现不出自己在四书五经上的造诣了,所以要更加细致的体现自己的能力。便是将所有考题难度递进、深度递进,每一项考题的占比同样递进。

    这样考生们看到了考卷,刚开始可能没察觉出什么来,但当考生们考完回去,再回味一下三场考试的内容,几乎很快就能想通这点,便会下意识觉得出题的考官大人太厉害了。

    我辈楷模!

    文人嘛,有时候不喜欢明着显摆自己的学问,觉得那样太掉价,要的就是暗中堆砌,让人回味无穷。

    左边的兄台一遍道:“这样啊,我真的是第一次知道,感谢兄台告知此事。我家那边比较偏僻,我是我们那儿的第一个举人,平时也没人交流这些。”说着,他又感谢了一遍,“多谢哥哥告知啊。”

    “不用,咱们身为同窗,我年纪又大些,告知你们一些经验都是应该的。”右边的兄台极为大度。

    他越是这么大度,左边的兄台就越是感谢,两人隔着何似飞这间号房,寒暄一阵后,左边号房的兄台忍不住,撑伞进入雨幕中,找右边的兄台,低声交换了彼此姓名。

    按理说此刻应该是交换名帖,但大家现在都是只有笔没有纸,只能口头交流。

    何似飞在自己的号房内来回走动,做睡前最后的锻炼。

    左边那位兄台回去自己号房时,见到何似飞身量这么高,面相看起来年纪又不大,唇上无须,忽然间,他福至心灵的想到了一个人。

    确切的说,应该是一个名号——琼笙社开年第一宴第一人,何似飞。

    根据他从旁人那儿借来的京城小报上所看到的,绥州解元何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