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唐风流记(艳说大唐) 第125章、论国 (第4/4页)
将来的明君,但是那个人若不是杨兄的话,杨兄可否为天下百姓着想不要与他为敌?” 杨子道:“周朝七百多年,秦朝两世而亡,西汉两百年,东汉两百年,隋朝不到四十年,请问,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皇帝都说什幺千秋万世,为何这些人的统治延续不下去?” 这个话题实在太大,师妃暄一时接不上口,反问道:“杨兄有何高见不妨明言。” 杨子微微一笑,转身踱步,至窗台前站定,他背负双手,微微仰头,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儿,不疾不徐的道:“我们的百姓实则是最容易满足的,但凡只要有衣穿,有饭吃,有屋住,怎都会安分守己,遵从统治者,决不至于起来反抗,要当皇帝看似很难,实际上只要记住一个字就够了,那就是‘民’,统治者称百姓为子民,常说要爱民如子,可是并非每一个皇帝都能做到,只要善待百姓,纵使有野心勃勃的乱臣贼子想要造反,也无人追随响应。” 师妃暄听得不自觉的点头,李世民也是微微颔首。 杨子又道:“但是,一个国家的繁荣抑或是衰败都寄托于皇帝是贤明还是昏庸,那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朝代的皇帝就因为子孙无能而丢了江山,实在可惜得很,那幺,究竟要怎样才能避免呢?” 说到这里时,杨子故意顿住不说,故作高深的瞧向窗外。 李世民和师妃暄异口同声的道:“该如何避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