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43 不想打仗的李董(为书友 (第1/4页)
送行南子的队伍,既有排场又比较低调。 说有排场,那是因为新君戴举都亲自到了,说又低调,那是因为新君戴举还有宋国的诸多新贵们,穿的都是常服。 南子坐的马车也是有些浮夸,专门从江阴会馆采购的,价钱不菲,这笔钱,宋国是掏了的。 甭管结果如何,至少现在,宋国和汉国之间,会有一段时间的和平期。 当然中间肯定会有各种手段、花招,不过正常来说,会控制在一个第三方的合理范围内。 泗水之畔,当年“刻舟求剑”之处,泗水君的神庙多了香火。 这年头的香火,还不是李董印象中的香火,而是“黍”成熟之后的气味。 将“黍”祭在庙或者堂中,祖先便能感受到后代的昌盛。 粮食的香气始终不绝,说明子孙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只是随着汉子国的扩张,将一些天然带着点特殊香气的木头,用水磨研磨之后,再重新制作,就成了李解印象中的那种香。 一根根,一盘盘,一坨坨,各种各样的香,各种各样的气味。 神庙用量最多,其中还有用花椒木和香樟木混合的香,淮水女神庙每次大规模的祭祀活动,都要烧掉上万斤。 整个巴蜀地区的商帮贸易,也由此兴旺发达起来。 和李董当年读书时候的记忆不同,巴国也好,蜀国也罢,甚至还有滇国,跟秦国、楚国的社会交流都相当频繁,只是因为交通不便,受限于成本和收益,很多贵族没有那个动力去交易。 在这个人口丰沛的时代中,秦国被晋国挡住了去路之后,大胆地开拓了西进道路,效仿当年穆天子的西征之举,这才让秦国能够面对晋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