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武艺调和? (第4/4页)
气,再看蔡邕眼神明显乱瞟,心下忽地生出几分无力,老老实实又将地上的竹简捡了起来。 “父亲大人,您要是想让我习文,直说便是,我又没说不学。”刘沧有气无力。 什么旌旗术,蔡邕压根就是想让他学中庸,自以为是的拿本什么古书出来钓他胃口。 也亏了蔡琰足够听话乖巧,这老家伙绝对不会教孩子。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武艺相通是不错,但也要分兵刃。你这玩意都说有冲城的功能了,你让我拿什么跟它去通。 最气人的是还说什么中庸调和,我这还没给你说书,你就开始给我讲小说了?还丫玄幻的! “咳,此术早年子干义真都曾看过,却为杀伐之术,为父可没哄你。”眼见刘沧退让,蔡邕避重就轻,解释道。 “父亲大人,这是步战之术。”刘沧挑拣最直观的解释,对蔡邕道。 “额,全做参考。”蔡邕扭头。 可不是么,似戈就很长,能冲城就很重,这玩意怎么看也不像骑马上能耍起的。 不善骑战如何为将?立志当个冲锋陷阵的大头兵?爹教的? 蔡邕也发现,这书好像没啥用,难怪当初卢植与皇甫嵩都兴致缺缺呢。 “其他姑且不论,你当真愿意收心习文?”赶紧转移话题,蔡邕对刘沧问道。 “学,为何不学?我又不傻。不过,中庸换换,要不咱也读春秋?”刘沧讨价道。 刘沧不傻,别管有用没用,他非常清楚,就习文来说,蔡邕肯定不可能放过他的。 既然如此,就别挣扎了,自觉点,选个更像小说的先胡弄着。 而看蔡邕那一脸欣慰的喜色,显然,这爷俩想问题的角度跟出发点绝对不一样。史欣的我在三国养牲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