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_第二百五十章 钢铁(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 钢铁(中) (第3/5页)

么区别,就是要加大、加厚,加大是为了锻造大型铁件,加厚是为了保温。

    每台锻炉边上都有一台水力锻锤,锻锤下是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柞木墩子,再下面是水泥、石子浇铸的混凝土基座,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锻锤重两百五十斤,冲程三尺,每分钟落锤三十次。这只是实验之用,按需要还可以制造更小、落锤更快的小锻锤,大锻锤用于粗加工,小锻锤则是精加工——实际上也精不到哪儿去,毕竟仍是锤子敲,说到底,水力锻锤的加工技术,和铁匠们一锤一锤敲打,实质上没有区别,仅仅是效率提高。

    炼铁高炉、鼓风机、水力锻锤、炒铁炉……

    房家的首席铁匠王小二一脸懵逼,祖祖辈辈也没有这么炼铁的啊……

    矿洞里的石墨排上了大用场,房家命工匠先把石墨粉碎粉碎加水过筛成细泥,再像塑瓷胎那样在飞速旋转的木盘上手工成型,最后放到专门的高温窑中烧制十个小时,石墨坩埚就新鲜出炉了。

    熟铁的炼制早已有之,房俊的方法也并不能提升品质,只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大幅度的提升产量而已。

    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钢!

    古代炼钢,主要有炒钢、百炼钢、灌钢三种工艺。

    炒钢实际上就是炒铁,那炒铁炉就能生产,只不过炒出的主要是熟铁,还有少量中低碳钢,质量很不稳定。

    百炼钢用炒钢作为原料,加热后反复折叠锻打,或用数种成分不同的原料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