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劝谏(下) (第4/5页)
,岂是前隋可堪比拟?只需稳固内政,三五个丰收之年,便可集聚粮秣,那时大军所指,区区高句丽何足道哉?” 李二陛下再次沉默。 目光凝视在桌上的这幅字卷,俊秀圆润的字体,霸气冲天的字句,像是一把火在李二陛下心底熊熊燃烧。 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若是真的做到如此地步,大唐将会是怎样一个煌煌的国度?若是真的做到如此地步,那我李世民,便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又能如何? 树起这巍巍大唐的铮铮傲骨,朕之功业,怕是比之荡平高句丽,亦不遑多让了吧? 可是,那可是高句丽啊,无数代帝王都未曾真正征服过的高句丽…… 李二陛下陷入深深的纠结,看着面前苦苦谏言的房玄龄,李二陛下心底微微有些遗憾。 诚然,房玄龄足智多谋,忠心不二,能力超群,他所说所想,均有其道理,却让李二陛下愈加迷惑纠结。 若是……克明仍在,或许勿用这许多理由,只需得一句话,他便可欣然从之。 说到底,房玄龄善谋,却不善断! 自己是否应该听他的意见呢? ************ 朝中关于和亲之事,群情汹汹,争执不下。 赞成的人认为这是一个极具战略性的政策,可以为大唐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整军经武厉兵秣马,方可一举荡平西域之胡虏。 反对的一方则认为以女人换和平,那不是真正的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