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4 (第2/4页)
的不断成长, 终有一天,我们可以摘下短跑这顶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b市,田管中心的会议室中 孙志海和陈广志还有田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此时早已经忍不住鼻头的酸涩,眼中流下了热泪。 作为田管中心的老主任,孙志海自己就是从田径队一线上退下来后转行政的中国老田径人,他是亲眼看着一代代中国的短跑选手如何奋斗、如何成长,又如何挣扎的。 在他的那个年代,黄种人跑不进10秒的论调横行,但是就算如此,国内的选手也没有放弃过打开10秒大关的这个梦想。 谁说不行?外国的专家说不行?国内的专家也说不行? 不行也得行! 老一辈的田径人们,一代又一代地总结着质朴的经验,不断试错、改错,曾经国内和国外的训练经验上有着天壤之别,国外的先进经验很难传到国内,他们就努力想办法研究国外的报道资料,想方设法地联系国外的关系,只为了一点先进经验的求教。 百米项目,这条看似没有希望的路,就是这样一步步慢慢地走出来的,也许走得很慢,也许走得还不够稳当,但是就算是婴儿学步,他们也在努力地向前攀爬。 日本的选手先一步将亚洲的纪录刷新到了10秒00? 既然日本人都可以,为什么中国人会不行? 曾经的每一个日夜,孙志海都在和当时的老伙计们一起,彻夜通宵,研读各类外国运动学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总结可能适合亚洲人的训练方式,探讨任何一个有可能帮助运动员获得提升的技巧与细节。 中国的百米项目,就是在这样一群心怀热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