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8 (第3/4页)
特点,都已经被各国的教练组做成了相应的技术分析案例,从而帮助自己的选手在赛场上应对不同的情况。 包括国家队的教练组,同样也会针对各国选手,做相应的技术分析。 但,就短跑这种项目而言,个人的竞技特点被对手分析过后,难道他们就能奋起直追,碾压自己的目标人物吗? 陈志自问自己做不到如此,而其他选手,也很难做到。 正如陈志所自信的一样,他在赛段前半程以绝对领先的优势,与同场选手拉开了约1米的差距,在百米赛道上,这样的差距,足以令人震撼。 解说席上,石田一平的语气中带着紧张与赞叹:“中华帝国的陈选手,他在赛道上的脚步,仍旧是如此地犀利,他的每一个步伐,都踏在对手的心上,让人恐惧并逐渐失去自信!” 从赛道50米处起,陈志一往无前的姿态出现了些微的迟滞,但是这种迟滞与速度的下滑并不像南山裕希等人所想的那样显眼。 当发现陈志的速度虽然有所下滑,但是并不如以往那样明显时,陈志后方的对手们心中真正地生出了一丝慌乱。 但在场的这些选手,都是赛事经验丰富的强手,虽然发现陈志的情况并不如自己的预想,但他们也只是在略微吃惊后,就迅速重新调整心态,维持自己的步调节奏,避免自己因为预判失误而导致自身的节奏崩坏。 陈志在进入赛程后半段后,在自身速度的维持上确实比前半程要艰难,但是这种艰难比起过往来说,又要轻松许多。 自从年初伤愈之后,他自身的身体状态比起受伤之前竟然还要好上几分,这为他后续的竞技状态恢复与技术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