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5 (第3/4页)
可以归到“青年教授”范畴,所以林锦麒这个未满30岁的学者被称呼教授就有些让人觉得“怪怪的”。除了年轻这个重要因素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林锦麒目前还没有被哪所大学聘请为“正式教授”,尽管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担任过教授,但那属于“特聘教授”。从某种程度来说,那就是林锦麒只能在聘用期间内在普林斯顿大学内部被称呼为“教授”。当林锦麒离职或离开普林斯顿大学,那“教授”的头衔就不适用了。 “我知道这次研讨会一定会惹来学界和产业界的质疑,所以我这边也的确准备了一些东西。很多东西都是我在美国主持雷古勒斯实验室就研发的,但是因为很多原因我没有将这些东西做成最终产品,同时也没有发表相关论文。但是在这次研讨会之后,我们就会刊发一系列论文。这些论文的学术单位除了玄武集团研究中心和华龙实验室之外,清华大学的新材料实验室也会在其中。黄教授,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先睹为快?” “是吗?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黄教授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趣。 他知道清华大学的那个新材料实验室以及人工智能实验室都是林锦麒当年投资的,里面的人才也都在雷古勒斯实验室进修或工作过。说来雷古勒斯实验室也真的算是北美科研界的一个奇迹,在林锦麒主持的短短几年间就成为全美实验室排行榜的前20名;同时也被誉为是全球新晋实验室的第1名。那个20名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点可笑,但是如果知道全美有多少知名实验室的话,那这个20名的含金量就足以吓死一片人。 美国知名的实验室随便数一数就能数出诸如:喷气推进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