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3章 骑驴找驴 (第4/5页)
在一起,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以前跟他们一起交游的其它江城文化名家比如温画家,暂时都不好联络了,周仲荣所谓的“二桃杀三士”,历来是政治人物屡试不爽的高招。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虎翁高兴地说,各位驾临,蓬荜生辉,高*士在座,可谓雅聚,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从架上聚了一支两尺来长的竹器,说给我大家吹奏一曲。 宋峰便在这时进来,叶三省叫他坐了,说你来得正好,有耳福。聂作家介绍说这竹器叫尺八,非笙非箫。 喝一口茶,便听得乐声呜呜咽咽地起来,盘旋飞扬,将斗室弥漫,正等分辩,乐音婉转低沉,如水暗行,渐渐积蓄,突地迸发,斗兵争伐,几回承转,又渐凋零,悲不成声,袅袅渐失,余音犹存。众人沉浸其中,不敢呼吸,良久,才轻轻喘*息,赞叹鼓掌。 宋峰说:“好久不闻虎翁高奏,只是太悲凉了。” 叶三省心里一乐,果然是说直话的。 虎翁放回尺八,说:“器有所配,锣鼓声大,二胡声小,皆是物理。” 宋峰不依不饶地继续辩说:“人家二胡也能够拉喜洋洋呢。” 虎翁一笑:“宋科长喜欢听赞歌,把你的手机铃声设置一下就行了。” 宋峰还想争论,虎翁一指他:“再说,老汉就要收你的茶费了。” 宋峰笑。两人原是熟识。 众人便由尺八开始,说到川戏中的各种器材,进而各种唱腔,胡团长是专业,石老师和聂作家都是行家,颇有研究,叶三省一旁听得兴趣盎然,心想搞那种火牛舞的纸老虎项目,还不如搞一个戏曲器材研究保护类的项目更有价值,或者川剧地方曲目保护排演更有意思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