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四章 多灾多难的大唐贞观朝 (第4/4页)
来袭已经生了恐惧之心,竟然认为灭蝗太多有伤天和,才会频频引发蝗灾。 朝廷不作为,士子不重视,以至于酿成大祸。 永淳元年就发生了两次蝗灾,第一次在三月分,京畿长安地区发生蝗灾,将周围的麦苗啃食一空。 第二次在六月,雍、岐、陇等州又发生蝗灾,这次灾害史载:“大蝗,人相食。” 短短五个字道尽朝廷的罪恶。 当时高宗病重,在第二年去世,武则天则忙于政治斗争,朝中大臣忙于站位,哪里还能顾得上老百姓的死活。 也是老百姓运气,武则天在位的时期就发生了一次蝗灾。 之后到了晚唐,朝廷宦官当权、藩镇割据,地方官员腐败。 老百姓愚昧无知,只知设祭膜拜,不敢捕杀,任由蝗虫嚼食庄稼。 甚至连饱读诗书的文人士子都很抗拒捕杀蝗虫,说什么蝗虫乃天谴,臣民需修德养性,灾害自去。 朝廷不作为,百姓没有活路,人吃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史书短短“人相食”三个字,却是老百姓的血淋淋惨状。 历史的一粒沙,就是百姓的一座山。 林婉婉想起自己看到的关于蝗灾的资料,心情都沉重了很多。 现在是贞观四年,史料记载确实有蝗灾,但明明并不在江南之地啊,为什么现在鄮县也有蝗虫了? 林婉婉却不知道,这也是她造成的蝴蝶效应,任何事情本就都有两面性。 wap. /106/106142/27574790.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