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三章 做番薯粉的第一天 (第2/4页)
,是由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的鲁国工匠公输子鲁班发明。 自出现伊始往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它都是百姓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工具。一般是拿来舂米的,当然用作粉碎也无不可。 石碓采用的是杠杆原理,极为节省人力的粮食生产方式。 难以想象在两千多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人的工匠老祖宗就已经发明了如此科学的生活工具,且历经几千年不衰,一直到建国初期,电力未通的农村都仍然在使用的。 用石碓粉碎番薯的过程跟现代电力粉碎机相比自然是慢,但对于大唐人来说,这已经一点都不慢了。 条件不好的家族和村庄甚至都造不起石碓,得完全靠人力呢! 他们林家庄的这些生活工具还是当初嫡支富贵时置办的,样样都不缺,而且还不是农家自己仿制的,而是工匠精心打磨过的。 林婉婉看着林孟津站在碓身后侧,一上一下地踩踏起来,就听到碓头“咚咚咚”地抬起又落下,一下就把番薯打裂,两下就碎,极富节奏感,不禁大感有趣。 “孟津堂兄,让我也试试!”看了一会后,林婉婉终于开口提出亲身上阵。 “好,这活不算太累,就是枯燥。”林孟津笑着让开位置。 林婉婉上前踩着试了一会,满足了好奇心后,才放开位置不打扰他们继续干活 “要一边打一边加水。” “噢,好的。” 粉碎番薯的过程大家也不必守着。 为了加快速度,除了采用石碓和石磨,大家还拿起手工舂米的大木棍,直接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