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小溪镇置产 (第3/4页)
实际上要买这房子费劲的地方本来就不在于钱,而在于身份及社会关系。 大唐就是个等级森严的朝代,初期的房价并不算高,门槛主要在于身份上。到了唐玄宗时期,尤其安史之乱后,等级没那么严了(主要是商人的地位蹦跶高了),房价也就被炒上去了。 到了大唐后期,除了一次性的购房款,城镇的房屋甚至每年还要付一笔房产税,叫做“间架税”。 就比如林婉婉买的宅院,一般会被定义为中屋,每年每间就要付一千钱的税。 这宅院有三十九间,也就是说每年要付三万九千钱,也不算少了。 等于买个房子200贯,每年交房产税39贯! 当然这种折腾活人的税肯定不能长存,也就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便废止了。 目前初唐虽没有间架税,可购房还是会有当地官员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自主征收一些杂税的。 也难怪杜甫买不起房,幻想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吏部侍郎韩愈要说“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天高皇帝远的鄮县县治买房都这么难了,长安自然更不易居。 林婉婉差点就想反悔不买了,她买这个院子主要是为了方便倒腾现代物资,人又不长住。 但后来又一想,算了算了,咱拥有无数的胡椒和玻璃,咱在大唐富可敌国,房产杂税不算什么的,换成二十一斤的胡椒就一点都不用心疼了!!! 再说租房也得要两万四千钱一年呢,房子还不是自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