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八章 绣坊和成衣铺 (第2/4页)
的工匠也就混个勉强温饱,在城镇中是属于贫民阶层的。 大唐多数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业也不发达,可供就业的机会不多的。 城中男人要么自卖己身给贵人当奴仆,要么在酒楼客舍里当博士(此博士非彼博士,相当于店小二),要么卖力气当力夫。 至于女人,除了在家织布并相夫教子,基本没有别的就业可能。 像林婉婉这种跟现代公司差不多性质的绣坊,在城中也是绝无仅有。多数商家更喜欢直接买奴婢,再教会她们刺绣,以便剥削她们一辈子。 因此现在小溪镇上,能进乐安乡君府上绣坊做工,那都是令人艳羡的差事。 这群绣娘按件领工钱,每月到手的绢帛铜钱比自家郎君还高。钱就是地位,有了进项,她们的家庭地位也提高了。 大唐的老百姓心理极度优越,普遍都是穷横穷横的,而一旦稍有结余了,自然更横。 这些绣坊里的绣娘,如今走路都带风,每日精气神十足! 包一餐午饭的绣坊让她们一个个都红光满面。 若不是每日看着娘子们进了乐安乡君的绣坊,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去干什么了,怎么就这么容光焕发。 这群女工不但经济条件上来了,连容貌也一天天变美,家庭关系自然越来越和谐。…. 没有避孕措施的情况下,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怀孕女工数量直线上升。 好在大唐的普通老百姓每日劳作,带孕工作也毫无问题,不然绣坊又得招一次人。 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