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第1/3页)
就连那些个菜式的名字,都得是挑着好的意头来,什么比翼齐飞(鸳鸯鸡),早生贵子(八宝饭),白头偕老(白果猪肚汤)…… 中式酒席最最经典的一个特点,就是备菜处理的时间特别长。 诸如那一大清早便被人挑了送来的十个猪肚,便挤挤挨挨的在木盆里堆满了好几盆,正有妇人手里持了剪刀剪开猪肚,去除上头的油脂。 还有那开膛破肚处理好的鱼,一个个摆在盘中整整齐齐的码在有桌案那么大的托盘里,氤氲在灶火旁巨大的蒸笼散发出的水蒸气里,等待着配齐了配菜上锅。 有那不施脂粉、卸了身上首饰的妆娘,三十上下的年纪,此时正挽了袖子利落的执了菜刀将筐子里的瓠瓜哐哐切成小块,而后扫入一旁的竹编浅框中备用。 更有那沸腾的大肚陶桶前,墩了手脚麻利的妇人,拿瓢舀了开水浇在蹄髈上,而后拿了刮刀狠狠在猪皮上刮过,祛除猪毛…… 尤氏对这些灶间的活计并不陌生,但她一个半路出家的大家小姐,后来便是学会了这些灶房间的事,却也没有那些自幼便围着灶台打转的妇人来的利索熟练,更别说比得上特意请来掌勺的厨娘手里的手艺。 于是在一众妇人麻利处理着食材的时候,尤氏便带了几个使不上力的小丫头占了一处灶台,给大家伙拾掇着今日一大清早的早饭——皮薄馅大的圆肚饺子,一个个在芦苇拍子上排兵列阵,端的是格外整齐,等待着锅里的水开,便要跳进去洗个澡。 司微守在灶台前,手里持了一个脸盘大小的竹笊篱,只待水开,便将尤氏等人包好的饺子下到锅里,瞧着一个个白面元宝跳进水里,翻滚着打着旋,待其饺子皮边儿上的耳朵轮廓变得通透,慢慢自锅底浮起来,便拿了笊篱将其一把捞出,寻个盘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