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_第四十四章 刘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刘瑾 (第3/5页)



    “...奴才有些担心老爷,这圣旨一下,恐怕那些个出身江浙的大人们恐有不满...”

    刘瑾冷哼一声:

    “他们不满,咱家有的是办法惩治!不就是多增了些陕边省份的名额而已,都是我大明才子,有何不同?他江南确实了得,尤其是余姚一带,京师为官者甚众,这帮人恃才桀骜,没有半点上下尊卑,尤其是那帮言官,敢当着咱家的面数落内廷的不是,甚至遭了廷杖后,反倒以此为荣,真是没有廉耻!”

    张文冕额头冒汗,慌忙附和:

    “老爷说的是,这么一来,朝廷多了些陕西和山西的官员,而且全是老爷的门生,就没人敢放肆了。”

    刘瑾闭上眼睛养神,轻轻叹了口气:

    “要不是咱家年轻时,没机会进内书堂好好读书,这会儿哪用得着你呢?”

    刘瑾这话倒是出自肺腑,他本来姓谈,自幼出生市井,家境贫寒,根本没机会入得私塾,后被一个刘姓的太监收养,净身后入了宫中。

    在宫里的头三十年,刘瑾并不太受待见,而且命还不太好,始终不得重用。

    直到中年时,才突然时来运转,被安排在东宫侍奉太子。

    刘瑾有一项才能,是其他太监不可企及的,那就是他的脑子非常活络,可以变着花样地讨太子朱厚照的欢心,而且很会揣摩人的心思。

    很快,刘瑾在东宫站稳了脚跟,成为太子最为宠幸的大伴。

    直到正德继位,刘瑾一举被提至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势达到了顶峰。

    如今,不但内廷二十四衙门、内厂和锦衣卫是他的势力范围,六部的大部分堂官也受制于己,内阁中也有互相照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