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5章 京兆武功苏家 (第1/4页)
武功县。 长安周边少有的农业大县。 武功县的面积并不大,只有不到四百万平方公里。 如果单看这面积,武功县,充其量就是个稍微大一点的小镇。 但就是这么不起眼的一个武功县,却是长安周边,水稻面积种植最广,人口最多的一座县城。 贞观五年,大唐全国普遍的县城,常住人口都在五千到两万人之间。 但是,唯独这座小县城里,却居住这将近二十万的人口。 当然,也是因为这里的耕地足够多。毕竟华夏农工文明的发祥地,就在这里! 其实武功县如此被大唐重视,农耕只是其一。 而这其二嘛……就是因为武功县还有一座李家的老宅。 李世民就是在这座老宅里出生。 而且他的整个同年,也都是在这里度过。 作为贞观年间,长安周边的重要粮食基地,贞观五年的旱灾……多不用多想,这里无疑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一个县。 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地,二十万之巨的常住人口。可想而知,一旦旱灾彻底爆发,这座小县城究竟会面临何等危机。 “诸位诸位!诸位乡亲父老!请听我苏某人一言。” 武功县苏家府邸。 上千的百姓和庄户齐聚于此。 “虽说今年的旱灾不可避免,但……我武功县临近渭水,只要诸位每日辛苦一些,多往返几次,相信多多少少,还是可以保下不少田地的。” “而且我苏亶也向诸位保证,不仅仅是朝廷会拨下赈灾粮。我苏家,也会从今天开始,每日施粥两次。直至……” “哼!苏亶,你竟敢欺骗本王!” 苏家家主苏亶,正在自家府宅前,尽力的安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