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襄阳侯府一日游(上) (第3/8页)
本主义侵袭全球,现代人对建筑的审美本就更偏向西化一些嘛。 指派来引的管事婆是个口齿伶俐的,一走,一边还指点着各处景致略略解说,王氏随口笑道:“天下富贵宅邸多了,难得的是贵府格局雅致,真是好山好水,好兆头。” 如兰附到明兰耳边,轻声一句:“六meimei,这里可比大姐夫家强多了。”明兰点点头,她没去过忠勤伯府,没有发言权,只规矩的走。 古代上层社会,清流和权贵虽有通婚,但却界限分明,权贵弟大多靠着萌袭或皇帝赏识,在军中或卫戍禁军里谋职,再不然就在某部门挂个虚衔,而读书人走的却是官科举线,童生,秀才,进士,成绩好的进翰林院,成绩一般的在六部熬资历或外放,如此累积级,或做高官,或回家赋闲做个乡绅。 当然,许多士绅之家的弟,本就不紧着做官,考功名不过是为家族减免些税钱,或添道保护伞而已;真正关键的是那些看着级低的翰林士,尤其是里面的庶吉士。 自前朝起,朝廷便形成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入内阁。因此庶吉士又被称为‘储相’,换言之,长柏将来有可能平步青云,直入内阁掌权。 明兰昨晚睡觉时,就觉得像襄阳侯这样的热门权贵做寿,实在没有必要请自家的,后来细细量了一番才明白,这不过是瞧在长柏和海家的面上罢了;若将来长柏真有发迹的机会,早一点做感情投资总是不错的,何况投资数额又不大。 正想着,便到了正堂,因王氏一行人来的早,客人都还未到,郡主性请王氏带着女孩儿来给寿星翁磕头请安,刚到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