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八门_第四百二十回:百人斩邓海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回:百人斩邓海山 (第2/4页)

,是必然会遭到报应的,因此除非是那些吃不上饭,为了活命的人才会去选择这个行业。

    此外,刽子手一直以来都是“师徒传授”,许多人就因为这样而娶不上老婆,断了香火,只能选择让自己的徒弟接过自己的衣钵。其实,刽子手自己也很清楚这是一个损阴德的事儿,所以在每次行刑之前都会在被斩首人的脑袋顶上盖一块布。

    原本这块布是白色的,每一次砍完头便会有一道红色的血洗飞溅到上面,慢慢的,原本的白布也就变成了“红布”。后来时间久了,人们便管这块蒙在脑袋顶上的布叫做“一线红”,或者“满天红”。

    扯远了,让我们说回邓海山。

    邓海山出生于湖南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由于战乱的缘故,他生活过得异常窘迫,最后只能选择做个衙役的差事,后来拜在了当时湖广行省的行刑人“佟绍箕”门下,学习“斩首本领”。

    而在做了佟绍箕的徒弟之后,邓海山才发现原来刽子手这个行业的学问大着呢!比如,如何才能干脆利落地砍下犯人的首级,且又要尽量让他不觉得痛苦,同时还能给其家人保留下一具全尸。

    为了让邓海山掌握好这些本领,佟绍箕每天让邓海山用比行刑刀还要重许多的大铁刀锻炼臂力,还用它劈开数百个冬瓜。同时,还要他在屠宰场义务帮屠夫们宰杀牲畜。这样过了好几年,邓海山才算真正的出师,随后在长沙县的衙门担任一名刽子手。

    邓海山一直牢记师傅传给他的那几句口诀:“莫与犯人交头语,不理人犯攀亲故,莫视目,断头台前是死人,从峰回绝天路。”

    此外,在邓海山出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