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35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55. (第4/4页)

远在洛阳的朱由崧的忌惮,见自己的提议部分为船行大掌柜所接受了,一下子干劲十足了起来,便继续介绍道:“大约二十年前吧,日本出现了四年的全国性歉收,结果从大明输入的生丝一下子销售不出去了,几个贩卖丝绸的大明及佛郎机商人都倒了账,吃了大亏,故而,后来几年都没有人向日本输送生丝和丝织品了,日本商人为此叫苦不迭,幕府为了保证生丝和丝织品供应,便搞了一个丝割符制度······”

    其实魏大成介绍的情况,谢友青早已经制度了,甚至谢友青还知道,日本搞丝割符制度的目的就是遏制海外输入的丝价过高的问题,不过,他还是不动声色的听着,只是到最后才插话道:“现在的问题是,大明北方已经甚少产丝,大宗的生丝都来自苏浙,王府这边也是鞭长莫及,能从杭州制造和苏州织造搞些绢帛已经不容易了。”

    似感叹,又似解释了一遍后,谢友青说道:“红糖其实也不容易搞,归根结底还是要靠香皂、灯油、银镜这三项的销售,对了,顺和店的消息是,偶尔还可能发几台泰西座钟给咱们,这估计也能在日本卖个好价钱。”

    魏大成也知道苏浙商人在丝织品方面的垄断地位,所以苦笑道:“大掌柜说的是,生丝什么的,到日本就是黄金,所以,不好搞是正常,不过香皂、灯油,我看也很难卖,或许白布更容易出手······”caler的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