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450.到地方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50.到地方了 (第1/4页)

    姑且先不说北京城里的斗争,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云梯关。

    天启四年三月初二,在经过了小半年的准备之后,福王府派出的第一批小琉球拓殖人员终于启程了。

    这一次开往小琉球的共有淮乙二号和淮乙三号两艘800料的福船,内中除搭载了船员和船上护卫外,另有总共220名首批拓殖者。

    这220名首批拓殖者中有60人系福王府在徐州、邳州、归德等地收罗的黄河灾民,有60人系福海号从东江镇南运的辽东难民,有40人系朝鲜方面用来抵债的朝鲜官私奴婢,另外50余名从路通标行抽调的标师、护卫、趟子手和杂役,剩下的则是马齐等拓殖领导者和一名半蒙半骗来的医师。

    以朱由崧的事先判断,鉴于小琉球的自然条件,哪怕给所有拓殖者都配备了蚊帐,还有医师作伴,也会有至少四分之一的拓殖者活不过第一年,因此,为了确保拓殖的成功,第一批拓殖者全部都是健康的成年男性。

    由于春季的风浪不大,所以,在经过了11天的航行后,淮乙二号和淮乙三号得以顺利的驶入了淡水河口;当然,淡水河的名字是朱由崧根据前世记忆取的,事实上,由于没有汉民涉足过此地,所以,这条河原本并无汉名。

    考虑到第一批拓殖者仅仅只有220人的缘故,所以,两艘淮乙船就没有沿河上溯进入内陆地区,而是就在距离河口不远的北岸山脚下把船停了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