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754.勃生城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54.勃生城中 (第3/4页)

头一边说道。“那就一定要遵从朝廷的旨意了!别恶了弘光皇帝!”听得进劝的刘进忠随即决定道。“老夫子,你搞一搞,把这世官职务分发下去,别落在其他各藩后面了!”

    根据朱聿锷的陈请,吏部、礼制院、吏科等经过协商,就內藩授予下属赏功爵位做出了规定:及各宗藩并大西军余部各藩可以授予下属世袭指挥使、指挥使同知、指挥使佥事之类的爵位,其中世袭指挥使为正五品、世袭指挥使同知为正六品、世袭指挥使佥事为正七品、世袭镇抚使为正八品、世袭镇抚使同知为正九品,世袭镇抚使佥事世袭官员降等后的最后承袭级别,本身没有品级,只相当于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证明。

    之所以借鉴了被废止的卫所世管体系----目前大明虽然也有边地都司、卫所,但意义已经原来的卫所完全不一样了,就连官名都变了----而没有采用朱由崧一开始提出的“君”的封号,是因为容易跟宗室女性爵位“郡君”、“县君”搞混了;至于不采用将军和校尉的头衔,也是避免于与大明高级武官的武散官的头衔搞混了;不采用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土知寨的等级划分则是为了与国内西南土司的从前进行切割。

    不过爵位也不是各藩随意可以滥发的----其实大明对各藩都有些鞭长莫及,根本管理不到,但表面上还是要有所约束的----以郡王为例,每年只允许册封世袭指挥使、世袭指挥使同知各一,册封世袭指挥使佥事和世袭镇抚使各二,册封世袭世袭镇抚使同知四人;而郡公每年只允许册封世袭指挥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