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36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66. (第1/4页)

    第一组,每面银镜33两;第二组,每面银镜36两;第三组,每面银镜36两;第四组,每面银镜37两;第五组,每面银镜36两;第六组,每面银镜37两;第七组,每面银镜38两;第八组,每面银镜37两;第九组,每面银镜39两;第十组,每面银镜39两;第十一组,每面银镜41两。

    因此,全部十一组33面银镜,一共是卖出了1110两,当然,这个数字是所谓日本金,换成金花银是要打八折的,但即便打了八折,也有888两之巨,不算银氨等原料的成本,也不计入如何制取纯净玻璃的技术手段的话,可谓是点石成金了。

    只是这一千多两中甚少是用铜材或铜钱抵价的,基本还是日本丁银----日本现在也缺铜钱,自然不可让铜钱外流的,至于铜材嘛,太过笨重了,且几十几百两的货实在也不多,实在没有必要再去换铜,更重要的是用铜材支付,福海号是少付了一笔手续费,但各家却没有赚到好处,这就没啥动力了。

    但带丁银回去熔炼还要产生火耗,所以还不如带日本商品回去的,可以再多赚一笔呢。

    故而,在完成了交割且交了税费之后,谢友青便开启了买买买的任务。

    这不,谢友青先是找了家经营矿产的日本商人,直接跟对方定了八百两的铜材,并约定三日里把货物直接送到淮甲一号上;随后谢友青便将身边还剩下的银子全部用来购买越后出产的青苎(苎麻)制品。

    青苎其实是一种不逊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