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五一章 后起之秀 (第1/5页)
八月初八,骄阳似火。 韩颍顺着驻马坡的营寨绕了一圈,颇感满意。 辽东军坐镇东北四郡百年,虽然今不如昔,但本钱还是有些的。 早在几十年前,就设立了军武堂,初衷是为了培养军中的青年才俊,提拔可造之材。 不过如今的军武堂实际上成了辽东六族的私家武院,除非与辽东军的六大家族关系密切,否则即使再有潜质,也无法踏入军武堂一步,反之哪怕资质愚钝,也有机会在军武堂混个资历。 韩颍通过宋世信的关系,自然也在军武堂待过两年。 对于如何修建营寨,韩颖在军武堂自然是学习过,十分熟悉。 临水而营,有了松水河作为水源,再加上驻马河居高临下俯瞰周围的地势,可说是再合适不过的扎营之所。 宋世信留下一千兵马交给韩颍,其中包括了两百骑兵。 虽说辽东军不缺战马,不过两万辽东军中,真正的骑兵也不过五千人,但这样规模的骑兵,已经是大唐帝国最具有实力的骑兵军团。 骑兵是最耗银子的兵种,这不仅仅是因为骑兵的饷银倍于步卒,最主要的是骑兵的装备以及战马的蓄养,都需要大笔的银子来维持。 而且一名骑兵至少都会配上两匹马,骑兵最大的优势便是其强大的机动能力,一旦骑兵用于长途奔袭,通常都会带上两匹战马,用于途中换乘,给予战马恢复体力的时间。 维持一名骑兵的用度,及得上五名步卒的耗费,所以即使是辽东军,也无法承担太过庞大的骑兵军团。 三天时间,日以继夜,大批的匠人以及士卒们终是在驻马坡上修建了一座大型的营寨。 环绕着驻马坡一圈,以两排木桩作为寨墙,外面一排高,里面一排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