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_癸字卷 第三百四十一节 担当,手腕,手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癸字卷 第三百四十一节 担当,手腕,手段 (第1/5页)

    自己举荐了麻承前,那么就要担负起举荐附责任,这都是要录入文档存档,在内阁计议时也都是要呈列注明的。这是朝廷内部不成文的规矩。

    只有重臣才有举荐权,像三品以下的官员是没有太大话语权的,如杨嗣昌,他可以谈某个武将表现上佳,有哪些优点,但不能就某个职位提出直接的建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周的重臣举荐,就是保荐的意思要担负担保的连带责任。这也是朝廷各部内部惯例。

    如果麻承动表现糟糕,在这一战中损兵失地,那么他这个宣府总兵也许很快就会被调整。说不定就投闲置散,被打发到固原或者甘肃去当个副总兵也大有可能。

    同样冯紫英这个举荐者也会受到牵连,惯例就是下一轮举荐中你的话语权会被大幅度削弱。

    如果麻承前表现优异,立下大功,同样冯紫英的话语权也会相应提升,张怀昌和孙承宗以及内阁诸公自然也会更加重视。所以在麻承勋还在从山西奔赴宣府的路上,冯紫英就专门遣人给他去了信,一方面介绍了宣府镇的大概情况,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当然只是建议,临场决断处置那是总兵大将的权责,但冯紫英不认为麻承勋会忽略自己的看法

    见冯紫英说得如此斩钉截铁,杨嗣昌迟疑了一下:「紫英,我担心麻承勋初去,未必能控制得住宣府镇下边那帮人,牛继宗这带领老宣府镇主力一走,宣府镇的心气都散了,重建的宣府镇兵将来源太过驳杂,战斗力不怎么样,却养出了兵骄将横的习气,…….。

    只有两人在的时候,杨嗣昌和冯紫英之家还是以字相称,冯紫英感觉得出来杨嗣昌是真心担心宣府镇出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