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_第一百零七章 国有隐忧,舍我其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国有隐忧,舍我其谁? (第2/4页)

    “大秦初立之际,朕也昭告了天下,更民为黔首,并在琅琊刻石中记:‘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朕一统天下,但并未将山东的子民,视为奴婢,而是都视为秦人,天下制度统一,律法亦然,如此,天下的田制都为共有,因何出现的失田和土地兼并?”

    “你细说。”

    “既然土地兼并严重,为何朝中无人提起?”

    扶苏躬身道:

    “回父皇。”

    “儿臣对此事也了解不多。”

    “据阳泉君所说,战国之世,山东各国土地兼并并不严重,因为当时各国世族拥有治权封地,这些田地与自家田产无异,而且当时战火连绵,各国担心治地震荡,也不敢过于明目张胆兼并。”

    “等到天下一统,天下兵戈止息,封地一律废止,郡县世族和富商大贾想继续维持昔日盛景,只能通过土地兼并来完成。”

    “当年大秦一统天下之势锐不可当,地方世族和商贾也知道大势已去,所以赶在天下未一统之前,疯狂的进行土地兼并。”

    “等天下一统之后,这些世族豪强扭曲律令,继续霸占着这些田地的所有权,而地方黔首不知律令,不敢报官,只能在官府处登记自己有田,但实则田契地契都在世族豪强手中。”

    “近年来山东郡县并不太平。”

    “父皇多次下诏,在山东郡县修驰道、漕渠、迁徙民众等,这些世族和豪强就借机大肆购买黔首耕地。”

    “民之田产,遂不断流入权贵豪强。”

    “黔首失去自己的田产之后,则沦为了世族豪强的佣耕之家,他们虽名为黔首,但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