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_第一百三十五章 仲春之月,有大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仲春之月,有大害! (第4/6页)

....

    蛰者,冬眠之百虫也。

    惊蛰者,雷声惊醒冬眠百虫也。

    立春开始,惊蛰是第三个节气,在仲春之月的月首。

    《吕氏春秋·仲春季》云:‘仲春之月(二月),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开户始出......无作大事,以防农功。’

    自古以来,仲春之月内(秦五月),除了做传统的‘安萌芽、养幼小、存诸孤、省囹圄、止狱讼’等安民政令之外,在这个月份内是禁止‘做大事’的。

    若违背令史,则有大害!

    《吕氏春秋》云:‘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仲春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仲春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

    正是有这么多传闻禁忌。

    秦立国后就没在仲春之月开过大朝会。

    惊蛰大朝不开国政大会,自然也就不会有大凶之政。

    然则。

    昨夜始皇的一份令书,却是打破了这个传统。

    因是百官议政,各官署也都接到了郎中令蒙毅的书文通知:午时开朝,皇帝将大宴群臣,应朝官吏俱在皇城用膳。

    这是大秦老传统。

    遇事不决,召开议政。

    因为每次议大政都耗时很长,朝廷会在议政前让百官先行用膳,这也是大秦的一种老传统。

    毕竟是涉及上百人的大朝会。

    不过为了避免浪费,朝廷会提前通知,以免百官吃了午膳到场,造成不必要的食物浪费,所以官员们一得书,便知行止,在午时前不用午膳便直接进宫。

    临近午时。

    百官陆续驱车驶向章台宫。

    他们接到的预定程式是:大宴之后行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