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谁是谁 (第3/6页)
的顽疾,材料方面英国的罗罗公司虽说把所有的金属材料生产工艺统统移交,不过在仿制上仍然是困难重重,以高压一级工作涡轮盘的nh901镍铬铁耐热合金为例,英方虽然把合金的金属构成比例写的清清楚楚,工艺流程也交代的明明白白,但在实际生产中却遇到了无数的难题. 有了金属详细的合金材料配方,使用真空炉冶炼出nh901耐热合金没什么困难,难就难在若想达到材料的预定的要求,刚出炉的合金必须经过八、九道热处理程序,进行反复的退火、淬火工艺才算合格。 英方在合金生产工艺上,对热处理程序只是描述了在某个温度节点应该做什么,比如英方对于第五道退火工艺仅仅写着将合金在900度温度时进行降温退火处理,当合金温度降至380度时退火处理完成,工艺细节却没有半点描述。 这种退火工艺所需时间是多少?是自然冷却还是鼓风冷却?退火的过程中是否继续保持加热?种种细节问题简直是太多了,无论哪项工作出现差错,结果就是影响耐热合金的最终xing能。 梁远在东德引进的双层客车能迅速的仿制成功,得益于东德工程师的倾囊相授,现场指点,朱立国只用了半月时间,就完完全全的仿制出双层车底所需的所有钢材牌号。 而斯贝发动机项目英国只是送来了一堆枯燥的技术文件,指望英国人在工艺上倾囊相授无异于做梦, 斯贝发动机的金属牌号多达百余种,其中关键的耐高温合金和钛合金共有32种金属牌号。李远玲接手时原来的项目组仅仅攻克了三种,剩余的统统仿制失败,最终的合金xing能指标和原厂的相距甚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