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动力帝国_第57章 赌或是不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赌或是不赌 (第2/5页)


    公平的说,共和国六五期间对电子工业的技术升级还是颇有成效,最起码把芯片制程从10微米缩短至六微米,独立设计出了相当于8086水平的芯片,部分掌握了五微米级别的制程技术。

    面对六五期间的一系列成果,共和国雄心勃勃的提出,在七五(86年——90年)期间电子工业要普及推广6微米技术。开发3微米技术,进行1微米技术的预研科技攻关。

    从未来的展望上来说,共和国为电子工业描绘的前景非常美妙,美国也只是在八八年才开始使用成熟的1微米制程技术,此时国内和国际主流电子工业的差距。远非后世那种以国内的技术若是舍得投入,还是会很快出成绩的。

    面对苏良宇挥舞着的上千万人民币,接到标书的相关企业士气大振只用了半年时间,攻克了无数难题,拿出了让苏良宇满意的产品。

    在相关企业赚得盆满钵盂的同时,苏良宇也把小试和中试的设备总体投资从六千万减少到不到五千万。

    经此一事。苏良宇和南湖科技园在盛京的电子工业行业一p" />打响,被无数相关企业视为大号土财主。

    随着南湖科技园在盛京逐渐扎g" />,园区的一些情况也渐渐的流传了出去,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时,科技园的技术人员同制程设备供货商之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很多业内人士知道了芯片实验室的全年研发经费高达六千万元的事实。

    无论梁远还是苏良宇。都没想到这件事情给盛京电子行业带来的冲击,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截至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在共和国五十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