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六八九 旌旗荡野塞云开(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八九 旌旗荡野塞云开(12) (第1/5页)

    在通讯极端不便的时代,中枢非但不能发布过于详细的命令,甚至连大略方针都不应该确定,以免与实际情况相悖,害了国家元气。就如这《定蒙三章》,有见识的人看了都觉得是逼着蒙古人造反,但也有不少天真的人相信这是大明对蒙古外藩的恩惠,蒙古人不可能因此而反。

    正因为有这样正反两面的意见,命令达到第二军的时候就只能说:若是硕垒诚心归附,许其南迁内附;若是彼有异心,则施以惩戒。

    这无疑是将交战权交给了近卫第二军,因此又在报纸上引来了一轮武人是否权威过重,可能重蹈旧军镇不奉圣旨覆辙的大讨论。

    “这些人对大明的将士没有信心,对各级训导官没有信心,对军法官没有信心,对锦衣卫没有信心……如果人疑心病到了这个程度,那他也就只能徒发议论,什么事都干不成了。”朱慈烺面对崇祯的担忧,出言劝道。

    崇祯早年也不是这样多疑的人,但十余年的皇帝生涯,就连他信任的首辅周延儒都谎报军情骗他。如此骇人听闻,他又能相信谁人?好在这些年的心灵治愈,让他终究还是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信任,故而接受了儿子的说法。

    “军中常常自成一体,故而需要文官制衡。你既然颇有信心,便只当警钟罢了。”崇祯都。

    朱慈烺笑着答应了,却没有解释如今的军中已经不可能自成一体了。

    旧军镇中,多是家族裙带关系,次一档的也是义子干儿,一镇就是一家人,当然自成一体。如今军中士官是讲武堂毕业,军官是武备大学毕业,训导官是训导官学校毕业,军法官是法政学堂毕业,后勤官是从各会计学校毕业……如何能够自成一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