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七零六 美洲淘金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零六 美洲淘金热 (第1/7页)

    朱和至返国的消息很快就在大小报纸上传开。各种第一人称视角的游记纷纷刊行,朱和至本人的工作日记中有大量篇幅都是“本日无事”,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书商们的抢手货,最终以千字三千两钞票的价格被人买断。

    随行护卫、医官、通事、书吏,也跟着写了大量旅行见闻,甚至连不通文墨的水手都通过口述的方式,收获了不少的额外收益。

    “能种粮食的地,就要说土地肥沃;种不了粮食的地,就要说下面有金矿!”礼部为这次大宣传定下了基调。

    于是美洲在大明人或真或假的传述中,就成了一个到处都是良田美地,金银遍地的神仙之地。

    “土地肥沃与否不知道,但用脚趾头想想,要种地何必去那么远?河套、海西的地还不够好么?不过若说金子,那是真的有!我姨夫家的表兄就在东荆府捡到了一块狗头金,足足有六十斤重!这么大个!”

    茶馆里,一个老茶客比手画脚,一脸凝重地比划出那块狗头金的大小。

    世人所谓的狗头金,因为形似狗头而得名。

    这种金子不同于金矿石和沙金,多是天外陨石富含黄金,极为罕见。在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就记录了这么个故事。因为与天上的星星扯上了关系,所以狗头金并不只是金子本身值钱,更是因为“来自天上的金子”值钱。

    实际上此人也是道听途说,哪里见过真的狗头金。

    至于被他比划出有人头那么大的狗头金,重达五六十斤,更是近乎天方夜谭。

    不过茶馆本就是吹牛不上税的地方,若是人人都一本正经如同写毕业论文一般,还有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