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五四零 头发不梳一月忙(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四零 头发不梳一月忙(6) (第1/5页)

    崇祯二十年四月,整整一个月的春蚕战役落下帷幕,各家都开始清点所得。让人觉得愉快的是,除了蚕庄附近的蚕农没能买到足够的桑叶,收入受损,其他各地的蚕农都有不同程度的丰收。

    这些受到影响的蚕农并不多,损失也不大,因为皇太子包桑园买梢叶的事在养蚕之前就已经公布了,各家都有意识地少养了几张布。即便如此,皇太子也给这些农家一个机会,让女人们进入新开的缫丝厂帮工,包吃住不说,月钱也给到了一两银子。如果愿意领取纸币,还可以用这一两银子的纸币在厂内买到价值更多的日常用品。

    每个主妇都是天生的精算师,她们很快就厘清了纸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更乐意用纸币买厂内供给的白面糕点,转手就能多赚一倍的利润。

    朱慈烺在临走之前参观了刚刚建成第一期工程的缫丝厂,共有一百三十个工作台。缫丝手法和程序,与农妇们在家缫丝的土法并无不同。

    只是两个关节被宋应星改了。

    其一是改手摇为脚踏,解放农妇的双手,同时也让动力更加均匀,体能分配更合理。这本是唐宋之交时就有的,只是因为体积大,丝口多,小户人家茧少用不上还占地方,此时放在厂里却是最好不过。

    其二便是一改火炉煮茧,而用锅炉烧出的循环热水烫茧。

    茧本身是由丝胶将丝粘在一起形成的,就如同邮票贴在信封上一样。

    缫丝首先就要把胶溶解,就好比揭邮票一样。

    农家土法是用炭火煮茧,温度不能恒定,影响出丝量和质地。又因为水不能常换,还会污染丝色。新被命名为“杭州缫丝一厂”采用了统一循环供水,尽量控制缫丝用水温度稳定,水质洁净新鲜,因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