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告我告我 (第3/10页)
不平,为何要张三要恩将仇报?” 苏轼立刻辩解道:“我可不是为他鸣不平,我只是看不惯王介甫的所作所为,他告我,那也在情理之中。” 这弄得司马光都不知该如何回答,呵呵道:“既然你苏子瞻这么有信心,那倒也省了我许多事。不过到底是否开堂审理,还未确定。” “未...未确定?” 苏轼忐忑道。 ...... 谏院。 “又...又打官司?他王介甫堂堂参知政事,怎么就跟那升斗小民一样,动不动就去开封府告状,真是可笑。” “关键他凭什么状告苏子瞻,虽说争讼是公平的,但是用权力迫使开封府开堂,这何尝又不是徇私舞弊,以公谋私,我们得去官家那里参他一本。” ...... 当谏院闻之王安石又跑去告状,都觉得可笑。 而且,你王安石动不动就告状,那我们谏院,御史台干嘛去? 他们都已经很厌烦打官司。 完全就没有参与感。 赵抃叹了口气道:“我仔细研究过此类桉件,要说王介甫是否有取巧之嫌,那是有的,但要说他徇私舞弊,那也谈不上。只因在此之前,此类争执,不可能告到开封府去,往往都是廷议。可一旦闹到开封府,用司法来看,就很难用令人信服的理由,驳回他们的状纸。 就以造袄书袄言罪来说,如果单单看苏子瞻的话,其实是无法构成这条罪名的,但对方的状纸,却是以结果来论,苏子瞻的那番言论,的确是引发了动荡。 那么根据这条罪名的疏议来看,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