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402节 (第4/6页)
” 侯东来瞄了眼张斐,道:“那我也想投点钱去那作坊。” 他也不傻,小报如果太多,报纸生意多多少少会受一点影响,利润将会转移到那边的作坊去。 张斐道:“那家作坊是属于慈善机构的,你可以选择捐钱,慈善机构的规矩,你应该是知晓的。” 侯东来犹豫半响后,道:“三郎,咱到底是买卖人,到底还是想赚钱。” 张斐也想了想,“你的钱也不多,还是先留着,积累一下,这个游戏暂时不太适合你玩。” 人家都是几千上万贯往里面砸,你扔个几百贯进去,你儿子进去也只能混一个打杂的。 …… 时隔多日,司马光的文章再度登上名士报。 但此一时彼一时,曾今名士报是靠着这些名士吸引目光,而如今大家都已经离不开这报纸,不管是谁写得,大家都爱看。 写得不好,大家能够嘲笑几句,博个热闹。 而司马光这篇文章,表面看上去,是赞美慈善机构主动捐助进奏院,改善印刷技术,由此引出藏富于民的理念。 夸赞张斐、曹栋栋、马小义,身为富人,身为官宦子弟,他们有一份社会担当,在赚了钱之后,愿意捐助朝廷,捐助百姓,这不就是藏富于民的理念吗? 这不就是儒家思想的最终奥义吗? 这不就是士大夫追求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么。 这不是共治天下么? 当然,顺带也稍稍讽刺一下了王安石。 此文章引出,顿时引发极高的热议。 如富弼、文彦博、赵抃这种道德素养极高的名士,对这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