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416节 (第3/5页)
判决不服时,才能够向审刑院提起诉讼。 但是,大理寺的最高法官可是许遵。 范纯仁和苏轼可都不傻,他们心里其实很清楚,此案是属于可受可不受,所以关键是在于法官的政治理念,如果支持王安石的,肯定是不会受理此案。 许遵表面上中立,但谁都知道,他心里是偏向王安石的,这要递去大理寺,可能直接会被驳回。 而开封府作为大宋最高省级法院,是有资格审理此案的,关键目前新任权知开封府曾巩,都还在赴任路上,目前是掌管开封府的是通判李开。 李开当然是偏向保守派的。 关键之前,张斐曾在开封府创下许多先例,这其中也不乏王安石的功劳,李开也不怕,反正有例子在先。 而且刘述、齐恢他们在游说李开时,就向李开保证,开封府只需要受理此案,但此案绝对不会在开封府审,王安石怎么可能将这么大的事情,让李开一个小小通判来决定,到时反正不是大理寺,就是审刑院。 这算盘打得那叫一个响。 在起诉后的第二日,苏轼就赶了个大早,来到潘楼,他寻思着今日大家肯定会议论此事。 他苏轼要一战成名。 哪知整个潘楼都充斥着“便秘”。 是无一人谈及他们起诉之事。 这弄得苏轼犹如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是因为我们昨日没有敲登闻鼓吗? 一问才知,原来新闻报上一篇名为《千里送桃,治我便秘》的文章,引发了大家极大的关注。 苏轼是既觉恶心,又感失落,要得一份报纸,看了片刻,脑门上直冒汗,滴咕道:“这……这是文章吗?但凡能识得这么多字的人,也不至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