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4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489节 (第4/5页)

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又道:“与之对立的是什么思想?”

    “儒家。”上官均回答道。

    张斐写上“儒家”,又问道:“怎么说?”

    上官均回答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张斐立刻又写上这句话。

    文彦博见罢,不禁心想,这小子真是狡猾。

    他本想先挑起二法之争,可看眼前这情况,张斐似乎又想挑起儒法之争。

    张斐又写上“法制之法”,“基于法制之法,又该如何解释?”

    顿时一片沉默。

    这。

    你有说过吗?

    张斐等了好一会儿,啧了一声:“你们真是就会读死书,脑子是一点也不活。”

    学生们已经进入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阶段。

    你吐槽!

    你尽管吐。

    我们就这德行。

    张斐也见他们脸都不红了,也知道吐槽的杀伤力在减弱,于是直接在法制之法下面,写上四个字-——舍生取利。

    大家看得一愣。

    法家好歹也只是鼓励大家去追求利益,你这好了,直接舍生取利,为了利益,连命都不要了,是更为疯狂啊!

    张斐又道:“你们要清楚一点,在义与利这个问题上,儒家和法家是对立的,但并非绝对对立的,法家没有否定‘义’,但更强调‘利’,在富足的情况下,百姓自会懂得礼节;

    而儒家也没有否定‘利’,只是更强调‘义’,生,亦我所欲也,但是遇到义,就要舍生取义。

    关于儒法之争,我就不多说了,要是争得话,估计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