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48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482节 (第4/6页)

匆而过。

    这两个老者正是富弼和文彦博。

    要知道此时离上课还有些时间,两个国家宰相,竟然这么早就赶了够来占位子,苏轼上青楼可都没有这么勤快。

    这。

    “富公似乎已经痊愈,这真是可喜可贺之事。”

    文彦博抚须呵呵笑道,眼中闪烁着戏谑。

    富弼不禁老脸一红,点点头道:“我承认,之前我之所以闭门不出,的确是因为我不赞成王介甫的新法。”

    文彦博问道:“既然如此,为何富公不站出来劝阻官家?”

    富弼无奈地长叹一声:“在庆历新政时,我也很讨厌夏竦等人,也常与之争吵,而如今王介甫要变法,我若站出来反对,岂不是做着我曾今讨厌之人所为之事吗,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非君子所为。”

    说到这里,他瞧了眼文彦博,“亦非官家所愿。”

    文彦博稍稍点头,又道:“不过富公似乎对这法制之法是,上课比学生还积极一些。”

    他本来要晚点来的,结果在外吃饭时,看到富弼往这边赶,于是也跟了过来。

    富弼点头笑道:“这我倒不否认,张三的法制之法,着实令人着迷。我最近翻阅古今书籍,除杨朱那只言片语,与之像似,再无思想与之类似,这不禁令人深思,为何会如此。”

    文彦博道:“法制之法是一种为民思想,而儒家学说,不也是倡导仁政爱民吗?”

    富弼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保护的到底还是舟,而非是水,故而遇到昏君、暴君,儒家思想往往是无能为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