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442节 (第3/6页)
张斐向樊正问道:“他的理由是什么?” 樊正道:“他原本是要六千贯一年的利息,因为咱们的本金要求五年后再还,而不像房贷那样,每个季度就都能够收回本金。” 陈懋迁哼道:“说得他好像能一下子贷出十万贯似的。” 张斐目光一扫,“我非常尊重理事会的建议,既然各位都嫌贵,那就算了,这样吧,你们将钱凑出来,这钱让你们赚。” 大家面面相觑,无一人答应。 倒不是说他们在意将自己的土地抵押给自己,而是这个五年后归还本金,是很要命的,他们多半都是买卖人,也是急需现金周转的。 其实马天豪也拿不出这多钱来,但是他有后面有相国寺。 在房贷之后,相国寺与马家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基本上相国寺都是通过马家来放贷。 也只有相国寺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砸在里面整整五年,对于相国寺而言,这钱放在家里是没法生钱的。 在张斐看来,这个利息算是比较合理的,要知道如今的高利贷,年利息经常是百分之百,只不过如今站在这里的商人,都是大富商,多多少少也涉及到一些高利贷,他们放给百姓,再多不嫌多,可人家放给他们,哪怕只有百分之四,他们都非常不爽。 当然,也是由于借得太多,足足十万贯,百分之四,都有四千贯。 张斐向樊正道:“就这个数吧!” 陈懋迁又犯愁了,“咱们每年能赚这么多钱吗?” 光利息四千贯,每年的纯利润肯定是要高于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