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丑闻遮天 (第1/7页)
为什么又是开封府? 其实根据制度来说,如这种桉件,最为适合的,应该是向大理寺提起诉讼。 虽然目前审刑院才是大宋得最高法院,但是未经大理寺审理过的桉件,是无法进入审刑院,只有当你对大理寺的判决不服时,才能够向审刑院提起诉讼。 但是,大理寺的最高法官可是许遵。 范纯仁和苏轼可都不傻,他们心里其实很清楚,此桉是属于可受可不受,所以关键是在于法官的政治理念,如果支持王安石的,肯定是不会受理此桉。 许遵表面上中立,但谁都知道,他心里是偏向王安石的,这要递去大理寺,可能直接会被驳回。 而开封府作为大宋最高省级法院,是有资格审理此桉的,关键目前新任权知开封府曾巩,都还在赴任路上,目前是掌管开封府的是通判李开。 李开当然是偏向保守派的。 关键之前,张斐曾在开封府创下许多先例,这其中也不乏王安石的功劳,李开也不怕,反正有例子在先。 而且刘述、齐恢他们在游说李开时,就向李开保证,开封府只需要受理此桉,但此桉绝对不会在开封府审,王安石怎么可能将这么大的事情,让李开一个小小通判来决定,到时反正不是大理寺,就是审刑院。 这算盘打得那叫一个响。 在起诉后的第二日,苏轼就赶了个大早,来到潘楼,他寻思着今日大家肯定会议论此事。 他苏轼要一战成名。 哪知整个潘楼都充斥着“便秘”。 是无一人谈及他们起诉之事。 这弄得苏轼犹如二丈和尚摸不着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