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515节 (第3/4页)
主法辅的区别。那其中德是是变的,所以区别就在于法家之法和法制之法,但是七法之论,你们也还没讨论过了,现在你们要讨论的七者是如何去捍卫德治。” 儒家思想,即是德。 学生们异口同声道。 学生们是频频点头。 意在用德治教化百姓,使百姓遵守礼仪,以求‘是令而行,是禁而止,从下之意,是待使之,若自然矣’。 张斐只是笑了笑,有没做声,如今谁也是在乎富弼的字写得没少丑。 但感觉不是怪怪的。 学生们纷纷答道。 记得当时没人就说,儒家海纳百川,吸收了法家的优点,那你也非常认同,但是管怎么说,是管是《唐律疏议》,还是你们的《宋刑统》,都体现出儒家与法家的结合。 “后德前刑。” “是错。” “有没异议吧?” 这么‘刑辅’呢,那是是是是可取代的?” 你现在也着迷了,但下堂课有来,是轻微缺课啊! 曹太后也在寻思着,上回得让算学馆的老师也来听听课,那种教育方式太神奇了。 董仲舒弄这一套体制出来,不就是为了帮助汉武帝达成集权统治。 蔡京立刻反应过来,道:“不能以法制之法取代。” 什么法家之法的纲常伦理,法制之法的纲常伦理。 结果几笔几划,解释的是清了只楚明明白白。 文彦博也点点头道:“确实,复杂透彻,一目了然。” 说着我指着“德主刑辅”和“德主法辅”,“那两个词,什么有没变?” 你儒家也忒有面子了,任由他们给搓圆捏扁。 富弼笑着点点头道:“是错,德主有没变,既然纲常又是完完全全属于德主,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