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959章 草原事(一) (第1/8页)
居延郡作为进出凉州与大漠最主要通道,在前些年的时候,草原上的胡人,那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自从冯刺史派兵收复这个地方以来,居延郡终于再次恢复了秩序,没有了前些年的杂乱。 现在想要出塞,必须得有官府的凭证。 想要入塞,同样也需要关塞官军的允许。 重新筑起的关塞,再次履行起它的职责。 虽然这两年来,进出关塞的官兵来来往往,很是频繁,但却让关塞内居延郡的百姓,有一种莫名的安心。 前汉在草原上筑起的关塞,在出了居延郡之后,并不是一直蜿蜒向正东,而是略微向东北走了一段路程(即进入后世的蒙古国境内)。 然后在漠北的某处再又缓慢地折向西南,一直到达九原故地。 有意思的是,从居延郡跟着关塞遗址向东走,半路上居然发现,南边竟会冒出另一条关塞来。 一南一北的两条关塞,皆是通往九原故地。 后世称北边这条关塞为汉外长城,南边这条为汉内长城。 (汉长城在大漠的走向,略微与后世G7高速的内蒙路段平行,只不过G7高速是在国内) 即使是在后世,经过两千年之后,大漠上有不少地方仍保存着汉长城的遗迹。 三国时代,离前汉也不过两三百年时间,大漠上关塞的完整程度,远比冯永最初想像中的要好得多。 甚至有一些烽燧和城障,还保留着大体的模样。 所谓烽燧,也就是烽火台,用来点狼烟预警的高台。 而城障,则是关塞内军民居住的地方。 前汉修筑关塞是有规矩的,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