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七章 胶水治沙 (第1/6页)
既然陈立东提到了盐水稻的问题,郑少辉便想说两句: “董事长,乌图美仁乡那边的100亩水稻长势很差,秧苗插下去缓不过来,已经人工补过一次苗。 省农科所的几位提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那楞格勒河上游拦水修水库,再修砌水渠过来,改善灌溉条件,然后洗盐沥碱,改善土壤中的盐分,变成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 陈立东心下一沉,作为蓝市滨海人,对洗盐沥碱非常熟悉,省稻作所的意见符合实情,方法应该可行。 滨海县在五十年代还是盐碱滩,所谓的洗盐沥碱,就是用山里水库的淡水灌入水田,在田里浸泡一段时间,将土壤里的盐分析出后,再从另一侧的排渠里排空出去。 经过两三年的改造,能改变原来的土壤结构和PH值,使其适应水稻的生长。 可是,这么弄就是大工程了,这种甜水泡田的做法,还用培育盐水稻吗? 而且,在上游建了水库,就改变了那楞格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会不会对当地牧场造成破坏? 再有,水库建成,灌溉能力提高,是否要开垦几万亩水田来洗盐沥碱呢?将盐碱地开发成米粮仓,应该是国家工程吧,这事儿应该交给嘎市领导来权衡,回头给吕继民打个电话吧。 转眼再想想楼上培养槽中那些郁郁葱葱的水稻,陈立东差点就打了退堂鼓。 嘴上说的却是:“继续试验吧,水稻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从东北到海南都能种植,没准试啊试的,就能筛选出适合嘎尔姆这里环境的水稻品种。 那个,还有啥事儿来着?” 说到这里,众人才意识到,把陈董事长勾回来,其实是另一件事。 周金昊赶紧把一旁坐着、沉默寡言、4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