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一百八十八章 燎原星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燎原星火 (第1/6页)

    陈立东用举杯立誓的方式,“统一”了两位父辈股东的意见,把修码头、建港口的事情定了下来。

    后续的工作,主要交给罗浩,由罗浩招聘专业人员,组建项目团队。

    这样的人才,在蓟市有一大批。

    蓟市港口每年要清理航道、修建海挡、扩展岸线、新建码头,工程有数,想干的不少,挤破了脑袋。

    所以,在蓟市,航道工程这类专业人员是溢出的。

    陈立东计划组建一支队伍作甲方,负责勘探、测量、设计、造价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具体施工的单位,也就是乙方,将由机械仆从担当主力。

    他准备安排王宏斌在海参崴收购一家港航建设公司,主要是获得相应的资质,吸收一些先进的技术。

    将来真要干起来,就是左手转右手的事情了。

    修码头、建港口,按陈立东的估计还要等个两三年。

    眼前还有件事情,就是收购耐火材料厂。

    沈一鸣曾提出,把耐火材料厂作为对东华修建港口的补偿。

    其实没必要,东华也等不起,既然盘山港能停靠3000吨的货轮,已经能够满足当前生产经营的需求。

    于是,市经委翻出当年出让耐火材料厂的评估报告,加了加价,发布了公告。

    最终,占地80亩的耐火材料厂被以800万元的价格出让给东华。

    接着东华提出,准备在耐火材料厂的一侧,建设水泥厂、建材厂,这是为将来港口建设做准备。

    盘山市政府当然欢迎,马上安排相关部门配合东华做项目可研、立项,办理土地手续,开展规划工作。

    这些工作具体而繁琐,被交给东华投资负责,梁国英被压得整天抬不起头来。

    临近1998年元旦的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