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二百四十八章 多点触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多点触控 (第1/9页)

    威楚市金山铁厂,是滇省排第二的炼铁厂,它的历史要从四十年前算起。

    在前往金山的中巴车上,张鹏给考察团讲述着金山铁厂的历史。

    建国初期,金山一带发现了铁矿,老辈人萌发了建铁厂的念头。

    经过勘察选址,最终确定将铁厂选址在城南黄土坡脚的土主庙上。

    当时穷困落后,条件艰苦,创业者身着羊皮褂,脚穿稻草鞋,用一根扁担一对筐,一把砍刀一柄锤,自己伐木、开石、做瓦、烧炭,在荒原上用一年多的时间建起了炼铁厂。

    最初的炼铁厂只有一座20立方米的小高炉,工人不到200人,投产后动动停停,年产铁只有300吨。

    1958年,在全国大炼钢铁的浪潮中,金山铁厂开始扩建,计划新建小高炉11座。

    几年后,新建的小高炉有的只投产了几十天,有的还没投产就已经报废,1962年金山铁厂被上级停产。

    1969年,省里决定恢复金山铁厂,开始对原来的小炼铁厂进行技术改造,修修补补,一直到1981年才实现盈利。

    由于金山铁厂生产的生铁含有天然的磷、铜、钛等有益合金元素,使其具有特殊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冲击韧性,是生产耐磨铸件的特种生铁,不用人工添加合金元素,而用高炉直接冶炼,这在国内外都是没有的,这也是铁厂一直固步自封没有发展起炼钢的一个因素。

    十几年后,金山铁厂已经发展到职工3000人,主要设备有高炉2座480立方米,年生产能力28万吨生铁的能力。

    金山在威楚市的东部,相距80多公里。

    中巴车在一个多小时后驶入金山县城,沿着中心主路向东开了几分钟后,右拐向南,没多远就到了金山铁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