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 继续挖人 (第1/6页)
三优毕竟投产运营了10年,技术和人才厚实了不少。 尽管董学成手下人才也紧张,但还是组建了一支十几人的管理队伍,由张学义领队,支持陈立东。 董学成表面上一副忍痛割爱的墨阳,背地里痛骂:这小子太损了。 因为不给不行,陈立东开的条件非常诱人:“人交给我,工资开双倍,钱由我出但是由您来发,俩月回家一周,报销往返机票。” 这样的条件下,董学成不得不从。 否则...... 东华要是公开招聘,没准三优管理层会少一半,还是最有能力、最有水平那些。 陈立东为啥要来讹董学成,而不是公开招聘、高薪挖人呢? 首先,华夏现在搞盐化工的没几个。 80年代,华夏新建了3个盐化工厂,以纯碱为主,每家产能60万吨以上。 除了三优,另外两家分别在苏省的海城,鲁省的鸢城。 这3家中,三优步子最快,去年技改完成后纯碱产能突破80万吨,有望成为亚洲最大。 此外还有10多个小厂,平均产能5万吨,跟三优不是一个量级。 三优员工已经上万,专门开办了技术学校培养人才,所以此时的三优,是华夏盐化工中技术工人扎堆的地方。 东华开出高薪公开挖人当然能从三优挖走一批,但是这么做,就会影响东华在业界的声誉,蓝市、赵省的领导也肯定会有说法。 其次,三优早晚要到西青去建基地。 另一世三优在2007年去西青噶尔穆大柴旦建工厂,老四陈学义是负责人。 盐湖的资源绝对诱人,但现在的三优确实只能埋头发展。 到了2007年之后,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