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1 (第2/4页)
斯顿总是找我炫耀自己有个好学生,我每次都想打他。” 华人圈子是最快响应的人群,华人在西方古典音乐圈太少了,出色的更少,但凡出一个,就很值得吹一吹了。 用繁体字的和用简体字的都迅速转发。 虽然不懂,但不影响他们吹。 而且还是往天上吹。 连文宁的校友都被惊动了—— “是文啊,我跟他是同学,他悟性确实好,老师们都很喜欢他。” “哎,我老师还总拿他来嘲笑我,说我比文年纪大,还不如文弹得好。” “合奏的时候我最爱跟文合作,他好可爱的!那时候他脸比现在还要圆一点,非常非常可爱,要不是他不愿意,我就跟他姐弟恋了。” “没想到文去了中国,不过文很厉害,他会毛笔字,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写毛笔字,以前我从没想到用软趴趴的笔还能写那么好看的字。” 在外网发酵,吹了几天之后,国内终于出现了搬运。 郑晓没有让公关部找营销号搬运。 营销的太明显了没好处,背后推波助澜一下就可以了。 最先把奥斯顿的小作文和外网评论搬运回来的是一个字幕组的成员,梁芋,她在圈内小有名气,因为翻译的十分精准,所以有几万粉丝,虽然每次发微博评论都冷冷清清,但活粉还是有的,她同时也是文宁的路人粉,对文宁的事并不太了解,在外网刷关注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演员的转发。 这位演员在国外混的不怎么样,奈何颜好,金发碧眼,好不容易接到一部电影的男配角,因为要在里面弹钢琴,导演又不准用替身,所以给他请了个老师。 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