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1章 朕要亲征! (第1/8页)
(0601) 明朝在北国的军力部署,就好像是一个哑铃, 东边的一头,当然是锦州、山海关、蓟镇等几个地方。这里既是防止蒙古人南下,又是防止鞑子西进的主要所在。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称号。明军在这里的兵力,是最雄厚的,战斗力也是最强的。明国最精锐的骑兵,都在这里。 西面的一头,则是宣府、大同、山西等三镇。这一块区域比较复杂,面积大,人口少,风沙厉害。偏偏这里又是敌人经常入侵的地点,难以预防,明军不得不在这里艰苦的坚守。这一头的明军数量看起来很多,战斗力却非常令人担忧。 在中间,则是京师。京师的主要守备力量,就是三大营。原本三大营是非常精锐的,集中了明军的大部分精锐在这里。但是,土木堡之变以后,三大营的精锐被全歼,之后重新组建的三大营,完全失去了前辈的风范,战斗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三大营,只能是用来守城,想要和鞑子野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永乐大帝设计的天子守国门的基本格局,基本上就是这样子的。边军主要是用来守城的,只负责应付小规模的,低烈度的边境冲突。野战主要是由京师的三大营出动。大战主要也是依靠三大营。三大营萎缩以后,只有依靠边军中的辽东军团和宣大军团了。 以前,为了防备蒙古人的死灰复燃,还有零星的攻击,明朝大力的修建长城,用万里长城将自己的北部边境,牢牢的包围起来。即使如此,大明朝还是有两次被打脸的记录。一次是众所周知的土木堡之变,一次则是嘉靖年间,鞑靼俺答汗围困京师。到了崇祯年间,鞑子两次入寇,更是没法说了。前面两次的阴影还没有去掉,第三次又来了。 要野战,辽东军团绝对是主力。要和鞑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