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二百六十七章 广鹿村所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广鹿村所见 (第1/7页)

    一转头,老头儿脸现喜色,向着走近的郭大靖再施一礼,“草民见过郭将军。”

    郭大靖笑了两声,翻身下马,说道:“不必多礼。”

    说着,他赶忙向毛文龙解释道:“这个村上住的都是原广鹿岛的百姓,这位老者——好象是姓张。”

    老头儿咧开了少了两颗牙的嘴,连连点头,笑着说道:“草民正是姓张,郭将军真是好记性。”

    毛文龙也下了马,开口问道:“搬来金州已经大半年了,觉得这里如何?”

    张老头儿说道:“海岛哪能和陆上相比?今年能种的地多了十倍不止,又是大丰收,吃的是不用愁的。”

    说着,他伸手指了指旁边的院落,“大人请看,家家都有余粮,那成挂的玉米是能看见的,窖里的土豆还要更多呢!”

    毛文龙点了点头,随口问道:“土豆产量高得吓人,明年要全种上吧?”

    张老头儿连连摇头,说道:“那可不成。土豆要多种是真的,可玉米也要,家家都多少得种些。”

    “这是为何?”毛文龙不是很明白,开口问道。

    张老头扳着手指头,仔细解释道:“玉米能吃,秸杆能喂牲口,玉米轴能烧火。土豆产量是高,可没这么多用处啊……”

    老百姓也是会算账的,种植什么也要权衡,进行综合的考虑。

    所谓柴米油盐,在古代,樵采对于老百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取暖,烧火做饭,一年四季差不多每天都要用到。

    上山里打柴,或是搂枯草,总是要走或近或远的路,还要用车拉,或是人扛回来,也是一项比较重的家务劳动。

    种植玉米则是一举三得,高产的土豆则显得有些单一。

    “原来如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