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3节 (第1/7页)
刚说完,刘备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臣子惩治宗亲怕不是容易遭致外界非议。诸葛亮尚好,但霍峻的身份极为尴尬。 且不管是谁解决刘封,作为君主的刘禅都会背上弑兄的名声,这将不利于刘禅治理南汉。今下诸葛亮为了避免刘封影响到刘禅,他必须建议刘备解决刘封这个潜在威胁。 诸葛亮持扇拱手,说道:“陛下不为太子而思,亦要为汉室大业而计。少将军性情刚烈,留之恐生后患,望陛下明断。” “为汉业大事计吗?” 刘备念叨了下,心中依旧是不忍,神情犹豫不决。 见刘备这般,诸葛亮不好再多劝什么,臣子劝君主杀儿子,这样的事怕是天下少有。 实际上,若非为汉室考虑,以及为刘禅而忧思,诸葛亮真不想干这样的事。或者说刘封低调行事,效仿曹真那样,学会避嫌,性情好些,诸葛亮也不会劝刘备这么干。 当然如果刘备正值壮年,而非壮士暮年之龄,诸葛亮也不会建议刘备动手解决刘封。 刘备长叹一声,说道:“半月之后,朕欲携皇后东巡江淮。太子留都监国,大小之事皆由孔明自决!” “诺!” 诸葛亮瞬间明白刘备之意,为了不让自己伤感难过,刘备准备躲到江淮,京师之事让诸葛亮自己看着办,其中就包括刘封的处置。 当然刘备也给自己留了半个月的缓冲时间,让他仔细深思刘封是否该亡。 交代完,刘备就要从榻上起身。 “陛下,臣有一事不得不报!”诸葛亮喊住刘备,说道。 “何事?” 诸葛亮起身拱手,说道:“自糜都督治南中以来,糜氏家资骤富,门仆万余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